【干货】汽车产业链碳足迹怎么算?CICES系统实操保姆级教程

2025-11-28

【干货】汽车产业链碳足迹怎么算?CICES系统实操保姆级教程

🔍 什么是CICES?

CICES(China Industrial Carbon Emission Information System)是由中汽中心牵头建设的本土化汽车产品碳足迹数据库,目前已:

  • 覆盖 15家整车企业 + 800+供应链企业
  • 录入 1800+款汽车产品 碳足迹数据
  • 涵盖 钢铁、塑料、动力电池、电子电器 等关键材料与部件
  • 实现与 WBCSD(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) 国际互认,支持企业全球碳披露

✅ 对于出口型企业,使用CICES数据可显著提升碳数据的可信度与国际接受度

⚠️ 填报四大常见错误(附正确做法)

根据官方培训资料,我们在实际辅导企业过程中发现,以下四类问题最为普遍:

❌ 错误1:收集周期不规范

问题表现:随意选择某个月或某季度数据,未体现生产稳定性。
正确做法

数据应基于过去一年内稳定运行的生产周期,确保代表性与可比性。

❌ 错误2:清单数据未按功能单位折算

问题表现:直接填写总能耗/总材料用量,未归一化到“每单位产品”。
正确做法

所有清单数据必须折算为功能单位(如:生产1kg产品消耗1.2kg热塑性塑料)。
📌 功能单位是碳足迹计算的“标尺”,不可省略!

❌ 错误3:忽略材料损耗

问题表现:仅填写实际产出所用材料,未计入加工过程中的损耗。
正确做法

填写投入量(含边角料、废品、工艺损耗),而非净用量。
例如:冲压1kg零件可能需投入1.15kg钢板。

❌ 错误4:系统边界定义不清

问题表现:引用了材料数据库(如铝锭、塑料粒子),但未包含“材料获取阶段”。
正确做法

若使用外部材料数据,系统边界必须延伸至原材料开采/生产环节(即“摇篮到大门”)。
否则将导致碳足迹被严重低估!

🧮 共线产品如何分配能耗?(实用案例)

当多款产品共用同一条生产线时,能耗需合理分配。优先采用物理分配法

案例
冲压线同时生产A、B两款零件,共耗电10kWh。

  • A产品单位面积:20 m²/kg
  • B产品单位面积:30 m²/kg

则:

  • A产品分摊:10 × 20/(20+30) = 4 kWh/kg
  • B产品分摊:10 × 30/(20+30) = 6 kWh/kg

💡 若无法按质量、面积、体积等物理属性分配,才考虑按产值等经济指标分配。

📥 如何获取CICES填报模板?

官方提供标准化表单——CES 2022(产品碳排放数据通用表单),包含:

  • 基础数据表(产品信息、企业信息等)
  • 清单数据表(能源、材料、运输等详细输入)

📥 下载方式
百度网盘链接:
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c8fCUbTp2bBACGVcJEsY7A?pwd=shpy
提取码:shpw

 

🤝 上海浦巍 | 专业碳管理服务支持

作为深耕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服务机构,上海浦巍可为企业提供:

  • CICES系统填报辅导
  • 产品碳足迹核算(PAS 2050 / ISO 14067)
  • 供应链碳数据协同管理
  • 出口产品碳合规(CBAM、欧盟电池法规等)